考期將屆,門診中常見有考生因過度的壓力,致使晚上睡覺出現全身肌肉緊繃、無法入睡、淺眠多夢、煩燥易怒、胸悶氣促、腸胃絞痛、腹瀉或便秘、口乾舌燥、記憶力差、月經失調、長青春痘等症狀。臺北縣立醫院中醫科主任傅宗楷醫師指出,其實,都可以由日常保健加以預防。

在飲食調理方面,考試季節都在盛夏,暑熱容易傷元氣,肇使倦怠乏力、四肢沉重、腦筋昏昏沉沉、提不起勁。建議考生食宜清淡,吃可補充體力又不會太滋膩之物,忌吃油膩、燒烤、辛辣、糯米等如粽子、炸雞、炸粿不易消化的食物。容易上火的如荔枝、芒果、榴槤也要少吃,酒會抑制中樞神經系統之活性,少碰為妙。

生活起居保健切忌熬夜,最好10~11點前就寢,早起空氣清新,記憶力也好。心慌反而容易忘記,靜下心來把念過的、記得的、有把握的,在心中作一全面的回想。每天抽個20~30分鐘散步、騎腳踏車、游泳或是深呼吸閉目瞑想,也可以做養生八段錦,按摩頭部眼、耳、肩頸部、腹部肌肉、使其放鬆。

傅醫師強調,飲食調理得宜,起居生活保持規律,對緊鑼密鼓、雜沓而至的「烤」驗,應該都能應付自如,不用擔心考試症候群。

參考資料:(臺北縣立醫院中醫科主任傅宗楷醫師提供)

1.頭昏、肢重、健忘、月經失調、難眠:歸脾湯或逍遙散加酸棗仁。

2.腸胃絞痛、腹瀉、胸悶、納呆:香砂六君或霍香正氣散加安中散加香附、元胡。

3.容易緊張、心悸、頭痛、兩脅悶、脹痛:逍遙散加香附、元胡或四逆散加減。

4.緊張便秘:芍藥甘草湯。

5.緊張頻尿:桂枝加龍骨牡犡湯。

6.口乾舌燥、口腔潰破:加味逍遙散加甘露飲。

7.月經失調之長痘痘:加味逍遙散加桂枝茯苓丸。

8.月經失調之痛經:當歸芍藥散或歸耆建中湯加香附、元胡。

9.徹夜失眠、輾轉反側:柴胡加龍牡湯或血逐瘀湯加丹參酸、棗仁。

以上如症狀繁瑣或整體調理,建議還是找合格中醫師開方較為妥當。

10.消暑解渴、清心降火:綠豆、金銀花、白茅根、生甘草、仙草、白木耳、蓮藕、蓮子、燈心草、天花粉等煮涼茶來消暑解毒降火。

11.補虛調氣、預防中暑:生脈飲(黨參或粉光參、五味子、麥冬),也可用黃耆、枸杞、紅棗、甘草煮水當茶喝。

12.清心安神、幫助睡眠:桂圓蓮子湯(各30~50克)可加百合、紅棗等,也可將酸棗仁炒熟吃或桑椹蜜餞,或桂圓剝十粒臨睡前吃。

13.益智補腦、增強記憶力:可加桂圓、桑椹、百合、蓮子、紅棗、黑芝麻等,養心安神再調配胡桃肉、雞子黃、豬心或豬腦等來補腦加強記憶力。例:健腦粥(胡桃、黑芝麻、紅棗加梗米紅糖熬粥)。



本文作者【臺北縣立醫院中醫科主任 傅宗楷醫師】
本文由【台北縣政府衛生局】提供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i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